每次問一些人是否知道愛爾蘭的時候,我都會用Guinness來做例子。 可是Guinness再怎麼的強,都是不夠人類愛八卦的天性來得強。 這一家在 Dublin 的 咖啡廳一早就在去年為都柏林打下不少廣告 (不知道他有沒有叫旅遊局給他廣告費呢), 一打開看愛爾蘭,美國,台灣,大馬的新聞, 就直接看到 “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的咖啡廳。。。”。
如果不知道2018年1月16號時發生什麼事情的話,這裡就大概講一下,有個網紅 Elle Darby用很不專業的郵件問 White Moose Cafe的老闆要求在情人節和他情人在他們的 The Charleville Lodge Hotel免費住宿然後順便幫他打廣告。 老闆 Paul Stenson 一點興趣也沒有,就直接在他們的page裡嗆那個網紅,其中就講到,他給他們免費住,那麼我要用什麼來給員工。就這裡直接兩人在網絡上吵架了,當然也有一堆的blogger,influencers等也混進來這戰爭一起吵。
上面那事情呢就一次吵了一段時間。又到了在2018年4月的時候老闆 Paul Stenson又在他們的page那裡罵 Miss Ireland 。就因為愛爾蘭小姐 Holly Carpentar 在twitter twitted 了老闆的post,然後叫他粉絲抵制(boycott)他。所以老闆又在page理敢敢嗆他,還說要告他。
而那個post內容主要是關於在2018年3月時,北愛 Belfast的一案子,一女生被4 男生強姦了,可是法官判4男生無罪。因為這事,愛爾蘭和belfast發起了抗議行動,在 twitter就有 #Ibelieveher 這活動。 可是因為老闆的post,又讓大家火了。。。
就這樣,又到了2019年的4月。 老闆又發揮分享精神了。 他又在他的page那裡告訴大家又有blogger找他討免費住宿換曝光率。這一次他也是直接在page給大家看截圖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好了,說了那麼多的開頭介紹,現在就要來講前幾天又讓老闆火起來的故事。這一次就直接牽涉到有孩子和沒孩子的觀眾了。
前幾天老闆又在page裡公佈了這事:
就是說他們咖啡廳要徵收 “小孩尖叫費” 。 照片裡說到,這舉動是對客人還有員工都有好處。 所以他們決定要徵收小孩尖叫費。 就是如果他們察覺到你的小孩在尖叫, 你就會直接被徵收15% 的費用。如果額外再尖叫的小孩再收10%。 如果尖叫小孩有4人以上,那麼你就必須離開。
這post一出來,又引起一堆人在吵。 當然這有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。 反對的主要就是說[ 老闆沒有同理心 ], [ 小孩有隱形問題 ] ,[ 直接抵制這家店 ] , [ 你是有問題嗎 ] , [ 這老闆又來了,是為了噱頭吧 ] ,
也有同意的人說: [ 何不直接禁止小孩進來,我知道有些餐廳不讓16歲以下的小孩進來] , [ 我也是媽媽,我非常同意,我已經受夠了尖叫 ], [ 我家小孩有恐音症,所以說如果同理心,那麼我也需要 ] , [ 我很認同,我家小孩在餐廳裡尖叫,我直接抓他去外面站直到他停止了我才讓他進來 ]
當然有些開玩笑說 [ 嘴巴黏起來就好了 ] , [我已經把我家小孩關在家,自己出來喝咖啡了] , [ 我可以給25%,你願意收留我小孩嗎 ] , [ 我小孩很乖的話,有折扣嗎 ] , [ 如果我帶2小孩過來買杯咖啡,再把它們留在那裡那麼這有如何算?如果和托兒所比較。我是幫朋友問的]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其實這真的很兩面。 我自己是沒小孩的人,所以對我來說,沒有尖叫小孩肯定是有好處。尤其是當你知道愛爾蘭的小孩是不能打,被“保護”得很好導致他們無法無天 父母也管不了,或是一些不負責任的爸媽自己在那裡悠哉喝咖啡,放生他們的孩子去騷擾別人,我倒是覺得這咖啡廳的尖叫費抽的好。
而我又是身邊朋友有小孩的人,當然也知道有時候小孩的情緒可能真的很難控制。站在父母立場,這尖叫費直接就是針對他們。我條老也是在殘疾兒童相關領域工作,我自然也有聽聞/體驗過一些小孩因為腦部問題,是完全沒辦法控制情緒和聲量。
所以這兩面化的思考也會讓我思考是否支持。但是如果前提是我“一定天天要去這家咖啡廳” 。 那麼這尖叫費可能就會對我有影響了。 都柏林咖啡廳那麼多, 如果我不喜歡這尖叫費政策,那麼我就不去好啦。 如果我很想要一個“寧靜保證”,那麼我就去這咖啡廳坐 。就這麼簡單。
可是站在商家立場來看,這可能就要考慮到他的marketing strategy 是否可行。因為他這樣就直接把他的客戶極端化,一不小心這步棋走錯了,他可能就真被抵制。可是,剛好他每次的話題都是擁有兩群思維剛好相反的人。
站在 marketing角度來看,我覺得他做的真不錯,這噱頭直接免費幫他在世界打廣告(我真心有朋友說來都柏林要去朝聖這咖啡廳) 。 人的八卦心態就是一個改不了的人性。即使這家店的產品不是我所需,可是他的平台卻能滿足我八卦慾望。間接性也打下了品牌識別度。至少在顧客進入購買循環的評估階段裡會立刻想起這品牌。
Anyway,我自己也是在這裡消費別人的噱頭來寫文章。
想找我八卦就找我出來喝咖啡吃飯喝酒
想知道愛爾蘭八卦就看: 住在愛爾蘭的 Stiva living in Ireland
馬來西亞人想來愛爾蘭遊學就直接敲我們這網站: NED Training Centre Malaysia
其他國際想來愛爾蘭遊學的就也可以直接和我聯繫。
要找我代言產品的,這裡我馬上留下聯絡方式:
Line : stivateo
wechat: stiva_teo538
whatsapp: +353(0)831615219
email : stivateo5538@gmail.com